新闻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引调水工程并非万能 水资源管理应尊重资源禀赋

来源:本站    日期:2025-10-28

 【中国环保在线 污水处理】为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多地争相上马引调水工程。作为调节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手段之一,引调水工程在我国治水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但也出现问题,“明争暗斗”“地方割据”……引调水工程可能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风险还需警惕。


  
  引调水工程并非万能 水资源管理应尊重资源禀赋
  
  ■“水权之争”˙引水暗斗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近三分之二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我国水资源普遍短缺,近年来由于江河水污染、水短缺引发的涉水矛盾增多,各地围绕跨界江河的争水抢水事件时有发生。
  
  “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将水资源可利用量、水环境容量作为今后国家产业发展、城市发展的刚性约束。不过,媒体人士近期调研发现,为了满足不断扩张的城市发展需求,多地争相谋划上马引调水工程,尤其以地下水超采严重的地区最为积极。由于我国水资源普遍短缺,近年来因水资源开发利用导致的“明争暗斗”和矛盾日趋激烈。
  
  专家提醒,要警惕引调水工程可能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风险,理性决策引调水工程,关键是从根本上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规划布局中充分尊重自然资源分布规律。
  
  引调水工程数量多投资大
  
  作为调节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手段之一,长距离引调水在满足缺水地区农业灌溉、工业和城市用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引调水工程开展的密集程度、调水量之大、调水线路之长和投资数额之巨已十分惊人。
  
  媒体人士走访了河北、山东、陕西、湖北等省份发现,各地都有在建或正在规划中的大规模引调水工程。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河北,继2009年投资7000余万元建引黄入邯输水工程后,又规划了跨越黄河、海河两大流域,线路总长482公里,总投资40多亿元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山东省为解决青岛、烟台等市的用水需求,计划对70多座引黄涵闸进行改造加大引水力度,并规划了60余个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进行跨流域调水。号称陕西“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汉济渭在筹备多年后,也已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
  
  除了缺水的北方地区,水资源丰沛的长江和珠江流域近年来也纷纷调水,“引江济太”、“引江济汉”、“千岛湖引水工程”等已铺展开。已建成的引调水工程则更多。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为解城市之渴,大大小小的引调水工程先后上马,如黄河、海河流域的“引黄济青”、“引黄济晋”、“引滦入津”、“引大入秦”等。水利部黄委会一位负责人称,仅黄河流域大大小小各类引水工程多达数万处。
  
  经过粗略梳理发现,这些工程少则耗时数年,铺设管线数十公里,投资数千万元或上亿,多则耗时数十年,管线长度数百公里跨多个省区,投资数十亿元。原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称,随着调水规模越来越大、距离越来越长,带来了调出地水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而外调水工程量大、投资和运行成本高,调来水与当地水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以长距离调水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陷入困境。
  
  “近年来人口大量快速地向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集中,城市工业超速发展,导致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中心主任张孝德等专家指出,过多的引调水工程从侧面反映了当前发展并未严格遵守自然资源分布规律,城市扩张未受到资源环境的有效约束,贯彻“以水定产”、“以水定城”理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章链接:中国环保在线 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04682.html

上一篇:环保行业四大红包袭来 市场蓝海呈波涛汹涌之势
下一篇:恶意低价竞争将受到遏制 环保赚钱时代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