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环保新闻网9月30日讯(记者 季建荣)自今年“五水共治”战役全面打响后,嵊州市计划部署利用三个月时间,锁定全市范围内难啃的“黑河、臭河、垃圾河”,集中力量实施清障、清淤、清垃圾行动。
经过3个月的全力攻坚,嵊州市首批黑臭河消除殆尽,嵊州也成为绍兴市率先完成消灭首批垃圾河的地方之一。
黄塘渠,起于花园地村,穿过嵊州市经济开发区后,汇入黄泽江,最终流进曹娥江,全长5.73公里。是嵊州市首批黑臭河整治对象之一。
然而记者走访发现,整治过后的黄塘渠虽然摘掉了“黑臭”的帽子,却又贴上了“黄河”的标签。上游工地泥浆水源源不断的注入,将整个黄塘渠染成了橙黄色。下游开发区个别涵管污水涓涓而流,更让“黄河”雪上加霜。
洗砂场污水直排黄塘渠
取清排浊 工地沙场肆意排污
黄塘渠上游,嵊州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雅戈尔纺织工业城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为了施工方便,嵊州市相关部门特批项目工程部在工地周边建设临时洗砂场,专门为工业城提供砂石材料,直到整个项目建设结束。
污水不经任何处理
临时的洗砂场,却成了整个黄塘渠最大的污染源头。记者在现场看到,浑浊的洗砂废水从机器里溢出,沿着地面沟渠一路奔袭,最终通过水渠堤坝上的水泥涵管直接冲进黄塘渠,与水渠上游下来的水质形成明显反差。在这整个过程,洗砂废水几乎没有任何处理环节。
在现场,记者还注意到,为了用水方便,洗砂场还将黄塘渠上游下来的清水截流,潜水泵将清水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洗砂机器上。
下游“黄”塘渠现状
工业城工地一位姓马的工人介绍:“自从洗砂场开工以来,泥浆水外排的现象就没断过,起码有两年时间。”
开发区下游黑色污水直排黄塘渠
除此之外,在嵊州经济开发区莆田大道河经环北路交叉口靠近黄塘渠位置,记者连续两天分别在不同的时间段蹲守,发现一根直径约1米的水泥涵管内不断有黑色废水流出,在不同的时间段,污水分别呈现出墨黑色和灰黑色两种性状。
开发区涵管内黑色污水排入黄塘渠
政府部门承认洗砂场排污违法 责令其立即整改
记者现场联系了嵊州市“五水共治”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
据到场的“五水共治”办尹姓工作人员证实,由于工程建设需要,该临时洗砂场已经在嵊州市砂资源管理整治办公室进行备案。
“这样污水直排的情况肯定是不对的,起码要沉淀一下。”对于洗砂场泥浆水直排的行为,“五水共治”办的工作人员现场要求砂场立即建设配套处理设施,停止违法排污行为。
洗砂场相关资质是否齐全?环保治理设施是否到位?难道当初建成的时候相关部门有没有对其进行检查验收?
对此,在场的工作人员均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而针对下游开发区水泥涵管长时间排放污水的情况,尹姓工作人员则表示:“会通知环保部门过来调查。”
为重大项目给与方便,特事特办,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这样的特例是建立在河道、环境污染的巨大代价上,那最终将得不偿失。
五水共治,利国利民,这是一场持久战,我们需振奋精神,善始善终,切忌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