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绍兴诸暨:溪水变清 项目回乡

来源:本站    日期:2025-10-28

“溪水清清,千金难买。”5日,站在清澈的横岭溪边,诸暨市岭北镇金山湖村村民陈洪强感慨不已。

  七年前,一道“治水令”,陈洪强关停了自家的喷水织机,七年后,这位已在义乌福田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轻纺经营者,从心底里佩服治水是有远见的决策。

  金山湖村,这个与东阳接壤的诸暨偏远山村,用七年的治水实践,换回了村民想要的生态家园。

  地处诸暨市第二大饮用水源石壁水库的源头,岭北镇早在2007年就面临保护与发展的矛盾。金山湖村的遭遇就是缩影。全村400多户人家,50%以上家庭从事织布业,喷水织机多达300多台。然而,喷水织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污染了溪水。“喷水织机一开动,污水直排入溪。”村民陈洪强坦言,那时的横岭溪浑浊不堪。

  为了保护库区水源,2007年,《诸暨市岭北镇生态建设规划》实施,一个以整治农村家庭工业污染为主的生态工程启动。是年,全镇关停织机达上万台。

  关停织机,于金山湖村而言,只是治水的序曲。2011年,金山湖村在全镇率先启动农村生活污水纳管排放,又一次挑战村民的观念。“收集什么污水,直排溪水多方便,一发大水,冲得干干净净。”有村民埋怨这是瞎折腾,还有的干脆跳出来:“排污管绝不能经过我家门口。”

  “但再难也得做!”金山湖村支书陈志平是一位走南闯北多年的企业家,他的心里有本大账:农村生活污水纳管排放,是一项着眼长远、利在千秋的生态工程。“不仅根治村里的污水,更保护了库区水源。”

  为了推动污水纳管工作,陈志平带领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挨家挨户说服、动员。一根根或粗或细的白色PVC管,陆续伸入各家各户,连接起抽水马桶、洗衣池、厨房水槽等。截至目前,金山湖村已建起长达15公里的污水收纳管网,收纳全村95%以上农户的生活污水。

  正如密布的电网需要电力工人养护,错综复杂的污水管网同样需要专人照看。为了污水一滴不漏,今年,村里专门聘请有一技之长的村民李成兴,负责金山湖村管道维修。如今,哪家造房了,哪户新装了洗水槽,哪根管子陈旧老化了,需要改接、修理管道,一个电话,李成兴就赶到。

  “污水只有从源头上管住,溪水才能彻底变清。”今年4月,村里全面整治溪水,光是建筑垃圾就清理了五六百吨。同时,村里专门辟出建筑垃圾堆放点,与四位拖拉机手签订责任状,严控入河。

  “一条溪由脏变净,并非一日之功。”如果说当年的关停,有许多不情愿,那么,今天,看着清澈的溪水流过家门口,陈洪强们释怀,他和许多从岭北走出去的企业主们,被这份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所感召,纷纷回乡建房、投资。

  “金山湖村的治水实践给出的是一个共赢的答案。”5日,岭北镇党委书记章永玮向记者透露,目前在谈的生态项目有四五个,投资者均是从岭北镇走出去的企业家,其中有一个十拿九稳的上亿元项目,就是金山湖村的企业家投资的。

上一篇:金华兰溪:建德首推跨区域联合治水
下一篇:中国海洋治污困境:环保局不下海 海洋局不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