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时间:2014-05-06 发布部门:诸暨市环境保护局 来源:诸暨日报 [收藏] [打印] [关闭]
昨天下午,东大水业集团副总经理钱建斌起草了一份关于外地企业向集团订购标价500万元的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合同。
“500万元的合同对于整个集团销售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但对于初涉污水处理行业的企业,却是一个利好的信号,只要国家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企业前景不可估量。”钱建斌说。
历时4年,东大水业集团从生产净水器配件的传统企业转型,成功迈入水处理领域,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如今,水处理产品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除了应用于次坞电镀污水处理厂、白毛尖垃圾渗漏液处理等本地一些工程外,也吸引了许多外地企业的目光。
2010年,中国膜协会在北京举办国际膜展览会,会上,一位科研人员发表了一篇有关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论文,引起了关注。于是,东大水业集团以敏锐的嗅觉发力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研发,每年拿出企业销售总收入5%以上的经费用于水处理科研,先后与天津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所、杭州水处理中心、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合作。
“中空纤维膜都是由直径0.1微米—0.5微米的细孔组成,肉眼根本看不到这些细孔,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细孔,才具备了吸附除污的功能。”东大水业集团拉高标杆,跳出传统水处理膜的束缚,经过数千次试验,开发出了当前国内独一无二的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该产品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限制,更适用于强酸强碱高污染水,能广泛应用于印染、化工、垃圾废水等各个领域的水污染处理。
2013年,总投资5亿元、年产400万平方米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一期项目竣工投产,经过小试、中试等阶段,产品去年实现销售2000万元。今年4月份,集团进行战略调整,把城西开发区占地80亩的新厂区全部用作中空纤维膜生产基地。
“这项科研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因为目前没有应用示范工程,所以产品推广起来比较困难。”钱建斌坦言,由于新上污水处理设施需要花钱,没有一家排污企业会主动要求上。为此,在国家环境治理特殊转型期,东大水业努力寻求发展空间。(周雨文)